自去年三季度始撒腿狂奔的债券市场“牛蹄”,近期开始碎步慢行,其风险渐渐凸显。但因债券牛市而引发的债券基金发行热潮却未见消退,这令诸多新债基的基金经理,陷入了建仓与否的痛苦抉择。
多位正在发行的债基基金经理表示,建仓期压力最大的部分,来自于今年炙手可热的信用债。在高评级信用债收益率大幅收窄之后,留给新债基的建仓空间几乎消失,因此,新债基的目光只能盯上部分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中低评级信用债,但这些债券隐含的投资风险明显更高,有可能给新债基造成意外的巨额损失。于是,新债基的基金经理必须直面的困境是:上半年并不矛盾的控制风险与超额收益,如今已成为新博弈中的两个对立面。
老债基减仓控制风险
债基的基金经理喜欢将近期债市的小幅震荡称之为“慢牛”行情。但一个“慢”字,其实已经将他们心中对风险的警惕暴露无遗。
“所谓的‘慢牛’,其实就意味着距离风险已经不远,只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刺激下,尚难预测风险爆发的时刻。”上海某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向 中国证券报 记者表示,“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信用债上,今年以来它的走势太强了,收益率的不断下行已经充分反映了更多的利好因素,我自己已经开始降低信用债的仓位,并缩短了久期。”
今年以来旗下 海富通 稳健添利、海富通稳进增利等债基获得大丰收的海富通基金公司,也对下半年信用债的投资前景表示谨慎。海富通基金指出,由于上半年多重利好叠加,信用债下半年相对很难出现更有利的局面,信用债走势的演绎或将受资金面和股市的影响较大,且不能排除信用状况恶化导致信用风险偏好转向的风险。海富通基金强调,要密切跟踪市场变化,适时调整各类资产的投资比重。
新债基“高处不胜寒”
去年三季度以来斩获颇多的老债基们,可以大谈“风险控制”,锁定胜局,但这对于新成立的债基而言,无疑是一种奢望。
同花顺 统计数据显示,在上半年债市频频走高、老债基业绩靓丽的刺激下,今年债券基金成为新基金发行市场的“香饽饽”:截至7月30日,今年以来已有29只债基成立,总募集额达到652.72亿份,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债基总募集额。其中,二季度是债基发行最为火爆的时段,15只债基发行份额高达439.72亿份,平均首募额为29.31亿份,创去年以来季度平均首募额新高。
但巨量资金的涌入,却让新债基的基金经理们颇为犯愁。要想满足投资者对高收益的热望,基金经理必须有相当权重的信用债配置,但在目前高评级信用债价格处于高位的背景下,基金经理们只能加大对中低评级信用债的配置,但这其中的风险,却令他们忐忑不安。“去年城投债风波给大家带来的阴影,还没有完全消除,在经济不断下滑的背景下,我们很担心会再出‘黑天鹅’事件。”某新债基的基金经理私下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。
不过,就目前而言,债市“ 拐点 ”未至,风险尚在潜伏阶段,新债基还有一段时间的“缓冲期”来保护自己。海富通基金指出,在经济平衡性减速的背景下,短期内支撑债市的基础依旧存在,但需把握实质性机会。如在利率债方面,鉴于经济低迷和短期通胀走势的乐观,市场对于再次降息也仍有预期,降息对利率债收益率下拉的作用值得期待。(李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