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防止干扰,专家评委均来自外地
为代表民意,大众评委来自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干部群众
为防止泄题,考生断绝一切与外界的联系,吃饭如厕都有人陪同……
考题说简单也简单——谁都能答
说复杂也复杂——只用8分钟考量考生综合素质
昨日,西安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复合型处级领导干部面试进行,共有240人(女75人,男165人)角逐18个正处级和32个副处级领导职位。
据介绍,经过前一阶段的资格审查、业绩潜能评估和组织考察之后,此次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,即:每位考生需在8分钟的时间内回答两个问题,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,考官不再自由设问,不进行追问。
考试实行大评委制,重在测评应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、逻辑思维能力、综合分析能力、应变处置能力、形象气质和心理素质,面试试题由市遴选办委托外地有关专家命制。
面试共分为三个考场,分别负责正处级,市级部门副处级,县级党政副职(含正处级)、区级部门、街道办事处副处级。每个考场安排七名专家评委和10名大众评委,为确保面试工作公平公正,专家评委由市遴选办邀请武汉市相关专家担任,大众评委由西安市市一级“两代表一委员”和干部群众代表组成。
面试实行100分制,专家评委占80%,大众评委占20%。评委依照测评要素和评分标准打分并现场向考生通报面试得分。
面试结束后,市遴选办将按照业绩潜能评估得分和面试成绩各占50%的比例计算出考生综合成绩,按照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最终确定50名正、副处级领导职位人选,之后报经市公开遴选领导小组确认后,以适当方式面向社会公布。
本版稿件由 王卫平 采写
>>访谈
西安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钟健能:
“不存在内部做文章的可能”
昨日,钟健能在面试巡考间隙就此次遴选接受了本报采访。
请外地专家确保公正公平
华商报:这是一次颇受各界关注的选拔干部活动,怎样保证其公正、公平性?
钟健能:我们从武汉请了21名专家,他们都是长期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干部,有的是组织部长、副部长,有的是人事处长,在干部选用和任用上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,有一双识人的慧眼。这些专家分为3组,每组7人担任专家评委,共同担当一个考场的面试。请外地专家就是为了防止人为干扰。此外,还有30个大众评委分布在3个考场,每个考场10名,包括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。这些人也经过精心挑选,要求是文化素质较高,对识人用人有独到的看法。
试题是专门请外地专家出的,不偏门,谁都能答,能让每个考生开口说话。但从一问一答中,评委们会考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、综合分析能力、应变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、个人整体形象等。
面试组织工作也非常严密,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面试顺序,每个人面试成绩当场公布。现场也进行了严密控制,考题绝对不会泄露。因此,此次遴选不存在内部做文章的可能。
华商报:您期望通过这次遴选,选出什么样的干部?
钟健能:我希望能选出一专多能型的人才。我希望我们的干部全面发展,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,有智商也有情商,放到哪个层面哪个岗位都能干,而且都能干好。在前期的考察中,我惊奇地发现这批干部中有非常优秀的人才,他们不但工作干得好,还有一技之长:有的古筝达到了10级,有的钢琴达到了8级,有篮球、乒乓球、足球、演唱等方面特长的人更多,还有的人会好几门外语,其中有人英语达到了8级。他们在原单位都是拔尖的人才,我相信通过科学合理的遴选过程,我们会把最优秀的人才留下来。
入选干部将以能力定去向
华商报:这次遴选干部与以往选干部有哪些不同?
钟健能:用这种严格的方式遴选干部,在西安是第一次,在程序设置上我们也进行了大胆创新。比如:选干部之前,先不确定岗位,让大家都来报名,最后因人定岗,挑选最优秀的放在最合适的岗位。在遴选过程中增加了“人机对话”和“专家评估”内容,这是不同于以往纯粹依赖考试选拔干部的不同之处。干部考察工作在面试工作之前,每个考察小组都有一名英语非常好的考官,现场考察考生的英语口语水平。
这次遴选干部报名的有七百多人,经过前期的人机对话、专家评估和组织考察已经淘汰了三分之二,今天的面试又要从240人中选出50个最优秀的,没两下子早就被刷下来了,只有有理论、有思维、有水平的优秀人才才会脱颖而出。
华商报:按计划将选出50名处级干部,他们的去向有没有定?
钟健能:这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意愿来确定。比如他是旅游方面的专家,我们就尽量会让他去旅游局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发挥其才能。干部中还有适合宏观经济策划的、企业管理的、环境保护的等等,我们会尽量根据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分配岗位,让每个人都能更大限度的发挥才能。
>>花絮
准妈妈对镜贴花黄
32岁的慈澍馨是锡伯族人,目前在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,正科级,怀孕七个月。昨日下午3时许,她坐在候考室第一排靠墙的位置,桌上放着牛奶,一些资料,一个大镜子和一把梳子。“我开始认为我大肚子考官会有想法,没想到一路走到现在,胎儿陪我走过了考试、考察,再到今天的面试,他见证了我的这次经历。”慈澍馨笑着说,带镜子和梳子是为了注意自己的形象,“准妈妈也希望让别人看到光鲜的一面。”为参加这次考试,她昨日上午6时起床,7时就赶到考场抽签;遴选办工作人员认为她身体不好,想让她先参加面试,但她拒绝了——她想和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,不想受到“特殊”照顾;她坚持参加了抽签,结果抽到第60个,在她前面有59个人,每人8分钟,她需要等待七八个小时,但她说:“没事!”
和慈澍馨一样,所有待考的考生被集中在一个大放映室内,手机被暂时保管,上厕所有专人陪同,可以聊天、可以睡觉、也可以看电影,但就是不能与外界接触——因为所有人的考题一样,遴选办怕泄密。中午吃饭也是送进来的盒饭,吃 后有专人收拾碗筷。轮到谁考试,工作人员会念号请出,考 后从出口离开,不得再回来。